2025年7月25日,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(中汽中心)发布了2025年度首批C-GCAP(中国绿色汽车评价规程)测评结果。小米YU7、宝马i5、极越01等五款车型凭借在健康、能效、低碳等多方面的卓越表现,均获得了五星评级。其中,小米YU7作为新晋热门SUV,凭借全面领先的电安全技术、智能化配置及绿色性能,成为中大型纯电SUV市场的标杆车型。
C-GCAP 2024修订版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属性,从健康防护(车内空气质量、电磁防护)、能效表现(续航里程、充电效率)及低碳减排(碳足迹)三大维度设立19项指标,并首次引入了中国气候特征下的座舱热舒适性量化评分。中汽中心专家指出,新标准更加贴合中国用户的实际需求,例如在极端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电池安全、智能驾驶系统的本土化适配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SUV车型,小米YU7在测评中全面展现了其卓越性能:
车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限值的十分之一,PM2.5过滤效率超过99%,荣获“母婴级座舱”认证。
全系标配Nappa真皮座椅及OEKO-TEX一级认证内饰,高频接触面实现100%软包覆,电磁辐射值低于国际标准限值的50%。
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,CLTC续航里程最高可达835公里,支持12分钟快充(10%-80%),充电效率在同级别中居首。
通过649万公里极端环境实测(-41℃至53℃),验证电池系统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。
采用100%可再生铝材车身部件,生产环节碳排放较传统工艺降低30%。
整车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通过国际EPD认证,单台车减碳量超过1.2吨。
在同期获得五星评价的车型中,小米YU7的智能化配置尤为突出:
智能驾驶: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,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超过1000万场景训练,零百加速最快可达3.23秒,麋鹿测试成绩高达85km/h。
生态互联: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集成了HUD和盲区影像,支持苹果CarPlay及手机应用的无缝流转,语音助手的响应速度在行业内领先。
相比之下,宝马i5在豪华感和品牌溢价方面占据优势,但在智能化功能的迭代速度和本土化适配性上略显不足;极越01则凭借高性价比脱颖而出,但在安全冗余设计方面未能达到YU7的“双冗余”标准(例如双制动/转向系统)。
“C-GCAP五星认证不仅是技术背书,更是对车企绿色转型决心的验证。”中汽中心测评专家指出,小米YU7的入围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在安全、智能、环保三大核心领域已具备全球竞争力。
市场分析师认为,小米YU7的定价策略(25.35万至32.99万元)精准填补了中高端市场的空白,其“科技普惠”理念或将加速行业低质产能的淘汰。数据显示,该车型上市首月订单量突破5万台,预售开启后,展车到店的最长等待周期为3个月。
从C-NCAP到C-GCAP,中国汽车测评体系不仅与国际标准接轨,更实现了超越。小米YU7的获奖,不仅验证了小米“技术立身”的战略成效,也彰显了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提升。未来,随着更多“超五星”车型的推出,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引领全球绿色出行的变革。
(本文综合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测评报告及企业官方数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