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各位都发现了,固态电池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神。
有人已做出推算,若固态电池上市,价格起码也要40万以上。

到那时候,固态电池根本不是老百姓的产品,而是精英阶层的专属工具。
而最适合老百姓的是什么呢?
还是物美价廉的商品,价格一定要便宜。
新款电池的续航里程要像固态电池一样高,而且材料还随时都能取得。
或许硅材料就不错,若使用硅材料来代替传统锂电池的石墨负极,理论上可将充电续航里程提高到4800km以上。
真能成功,将对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带来重大影响。
硅材料的能量密度实在太高了,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/g,是现在传统石墨负极的10倍以上,可以显著提高能量密度。
也就是说,一旦硅材料电池问世,其续航里程至少在现在传统电池的10倍以上。
我们100度的电池已经能让新能源汽车干到700km的纯电续航里程,若硅材料电池出现,高端电池可干到7000km的续航里程。
现在韩国人说,他们能达到4800km,这算是个比较低调的说法。
那么我们现在成功了吗?最起码韩国人那边说,他们确实成功了。
当然我是不信的,因为前两年,韩国人把全世界都狠狠欺骗了一次。
那时韩国某大学实验室说,他们发现了常温超导材料,于是全世界沸腾了。
最后发现,韩国人在骗人。
这次韩国人的意思是,他们找到了新的方法,解决了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容易膨胀的问题。
而解决该问题,就意味着硅材料电池已经进入了可实际操作的阶段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
因为现在硅材料充放电时的膨胀问题,一直都困扰着科学界。
和石墨电池不同,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率可高达300%,
这就导致硅材料极为不稳定。
最多300次的充电之后,硅材料就会出现结构性坍塌,增加内部短路风险,弄不好直接自燃。
所以硅材料虽然好,但却一直处在试验阶段中,就是因为充电过程中的膨胀没办法解决。
现在韩国人说他们解决了,他们找到了新型粘结剂来抑制膨胀。
至于解决后会不会提高硅材料的循环充电次数,能提高了多少,他们没说。
没法说,假的咋说啊,一说肯定露馅了。
要是是真的话,对人们的贡献,不亚于当年发明“室温超导”!
因为现在的硅电池,循环充电次数撑死了只有500次,也就是传统电池的1/6而已。
如果想通过硅材料获取超长续航,就要忍受电池寿命的缩短,以及容易自燃等各种问题。
所以目前不可兼得,而韩国人说他们能行,就说你信不信吧。
我这个人不懂科学,但我懂韩国人。